口對鼻?口對口? CPR

Dr 王景正

王景正 醫師

Facebook
Twitter
Email
Telegram

琉璃光診所 王景正

CPR

人類是用鼻子呼吸,若改用口來呼吸,只不消多久就口乾舌燥。本人喜愛長跑,全馬42.195公里,全程數小時用鼻子呼吸,一點也不累不喘,若改用口腔呼吸,不到十分鐘就很喘很累了!(大家可親身體驗)。人類呼吸自然管道就是鼻腔,CPR 教學法卻捨去自然、開放的鼻腔,相反地秏時秏力去打開牙關緊閉的口腔,還需清出口腔穢物,造一新Airway,再去捏緊自然開放的鼻孔,再來作口對口人工呼吸??人類猝死無法預知,其急救又分秒必爭,反而秏時秏力去創一個新Airway?爭取時效急救為何不直接就開放的口對鼻用力吹氣,氣體直入肺部急救。那麼口對口可有醫學根據?引起本人好奇,查遍文獻,只發現1958年,急救醫學萌芽時一篇簡單文獻,完全無實證醫學支持,大家積非成是,況且醫界又有點學徒制,學長教什麼我們就做什麼,也從未質疑過,但醫學遠離了科學洗練,背離實證醫學,充其量稱為民俗療法。即時現在提出質疑,醫界大老們臉也拉不下來更正,因為一更正,豈不是承認以前急救是錯誤的,因而造成醫糾的處置如何去彌補?茲事體大只好不承認亦不否認,只是繼續要求口對鼻的實證醫學的證據,但卻從未要求口對口的實證醫學?這也導致目前急救成功率一直無法突破6%。
CPR  總共更改五次,最近十年內也更改了四次,沒有最好的規範只好頻頻更改,且已明顯不合理,況且口對口的Airway,就是病人最好的Airway?還是沒有人提出質疑?更不用談它實證醫學是否存在?反而一直要求口對鼻的實證醫學??

  1. 起初是教ABC口對口先吹一口氣,壓/吹比5~6:1(此較符合呼吸循環原理)。
  2. 2000年第一次全世界 CPR  大會共識:ABC,壓/吹比改為15:2,即先口對口連吹2口氣,再連壓胸15下。意即連續壓胸9秒,要中斷6秒來口對口吹2口氣,這不符合人類呼吸及循環生理,當然也無臨牀證明。
  3. 2005年第二次全世界 CPR 大會共識:ABC,壓/吹比改成30:2。壓/吹比改成30:2,就更不符合人類呼吸及循環節奏,只是強調循環的重要,當然也無臨牀證明。
  4. 2008年3月美國心臟學會(AHA)即反撲公告:倡導〝不給氣〞壓胸法,即廢除大家都討厭、深怕被傳染疾病的口對口吹氣,這好像即時雨,馬上得到大家的認同,於是全世界醫護及民眾錯誤認知 CPR 只需壓胸。請注意:人類必須不停的呼吸才能存活!
  5. 2010年第三次全世界 CPR 大會共識,又推翻AHA:仍然強調呼吸及循環必須並重,但改為先壓胸30下,再口對口連吹2下,即廢除〝不給氣〞壓胸法,但改為先壓胸的CAB法,是因為專家發現民眾先做口對口吹氣,必先打開緊閉牙關,清口腔、捏鼻子,再口對口吹氣,已流失最重要、最關鍵的急救30秒?!

其實口對鼻直接吹氣,就不會流失這寶貴的30秒,又符合正常呼吸循環生理,大家急救夠多例,證據醫學就會一一出現,急救成功率一定突破6%,台灣可以重寫世界急救醫療史。
人類發生猝死並無法事先診斷,但發生猝死必須馬上當場急救,只打電話等救護車到達才開始急救,百分百失敗,急救時分秒必爭,我們必須要有一套快速判斷是否確實死亡?猝死原因?急救法要非常簡單且超高效率的口對鼻 CPR :

  1. 目擊施救者必須馬上判定死因:是呼吸或心臟先停止?猝死者臉色〝很黑〞、喪失意識,表示呼吸先停止死亡,馬上口對鼻用力吹氣,馬上成功,因此時心臟還在跳動。很可惜全世界 CPR只強調壓胸,導致很多呼吸先停止猝死者,只用〝不給氣〞壓胸法急救,結果就是死亡!例如:小孩玩窗簾拉繩發生上吊勒斃,兒童臉色很黑,父母在第一現場,應馬上口對鼻連續用力吹氣,若心臟也停止,另一人再加壓胸法;101年10月24日轟動台灣的北門分院護理之家被縱火,有12名老人被濃煙嗆死(非燒死),嗆死是呼吸先停止,急救必須馬上口對鼻用力吹氣,先解決呼吸缺氧問題,再加壓胸才會成功。嬰兒浴缸中臉部朝下,溺水臉色發黑,呼吸停止喪失意識,馬上口對鼻吸出溺水並口對鼻用力吹氣,急救馬上成功,因為此時嬰兒多數還有心跳,只做不給氣壓胸法,只會害死嬰兒。冬天洗澡門窗緊閉易一氧化碳中毒,員林鄉下一位媽媽替嬰兒洗澡,發現嬰兒臉色發黑,媽媽抱出呼叫急救,阿嬤叫我用口對鼻吸2下,嬰兒馬上恢復呼吸及意識,全家以喜劇收場。若阿嬤識字,學了不給氣壓胸 CPR ,反而一定會害死嬰兒。
  2. 猝死時皮膚不是黑紫色,表示心臟先停止死亡。在心臟猝死後20秒內,急救法是在他耳邊大聲叫他咳嗽!咳嗽!這是引用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急救法。由冠狀動脈打入顯影劑檢查,產生瞬間嚴重缺氧,病人發生嚴重徐脈,乃至心跳停止,馬上叫他用力咳嗽!咳嗽要先深呼吸(等同口對鼻用力吹氣),氣體進入肺部,會瞬間帶動大量左、右冠狀動脈血流,銀幕上看見趕走顯影劑,解決心肌缺氧,並促進恢復心跳,咳出時血壓馬上升高至140mmHg,這是非常簡單超高效率的急救法。

臨牀上應用:

1、心絞痛發作時,請病人馬上做深吸氣,以帶動左右冠狀動脈血流,可緩解心肌缺氧發作時間。
2、診所病人打針疼痛反應,血壓突然下降,臉色蒼白,合併視力模糊、昏厥,馬上給他躺平,並叫他用力咳嗽,但若已昏厥,意識模糊,則用肩頸痛刺激,或掐人中,叫病人深吸呼,並帶動冠狀動脈血流,血壓馬上升高,非常簡易急救法。
(三).猝死者意識完全喪失,無法做咳嗽反應,此時馬上壓肩頸交接處,痛覺比聽覺精確,且痛覺可刺激呼吸中樞,若對痛覺有反應,馬上會深呼吸一下,再口對鼻吹氣急救。
(四).(1)雙人急救法:吹氣急救者輕提病患下巴,每吸一口氣即向猝死者吹一口氣,吹氣速度20-30/分;另一急救壓胸骨者,即不停的壓胸,不可中斷,壓胸速度100/分,壓深3.8公分。
(2)單人急救法:先快吹一口氣後,馬上連續壓胸5-6次,自己慢慢吸氣,要呼氣時再用力吹一口氣,再連續壓胸5-6次,一直重覆上述動作…‥,有吹氣有壓胸才會救活。
口對鼻吹氣 CPR ,正確、簡單、易懂、易學,這樣簡易 CPR 易推廣,成功率一定提高。(1)口對鼻吹氣 CPR ,非常正確簡易,且衛生(吹完完全無感覺),鼻腔乃氣體天然通道,大家都會接受且超高效率的吹氣法(classⅠ,A級);(2)人類是用鼻孔呼吸,若呼吸突然停止,馬上口對鼻吹氣,乃天經地義,100%正確有效急救法(classⅠ,C級);(3)1997年生理學雜誌報告有8例屍體解剖用插管壓力研究,已證實口對鼻吹氣最無阻力;(4)我們已有12例口對鼻吹氣急救完全成功個案,且完全無副作用(classⅡ,A級),作者本人亦親自口對鼻吹氣急救成功一個案例。
全世界教導口對口的專家,都討厭對陌生猝死者口對口吹氣,因很不衛生又深怕被傳染疾病,他們在醫院急救都拿ambu輔助氣,ambu罩住口鼻擠壓,其實氣體90%以上由鼻腔進入氣管,口腔有阻力氣體進入不到10%,這些專家也許一次都不曾真正口對口急救過,卻一直教導民眾及醫師要口對口吹氣,這種教一套自己又做一套的教學法非常〝不誠實〞且不合理、不正確。教導口對口 CPR ,導致猝死者急救成功率,一直無法突破6%的原因。
從小我們的教育及醫院的實習,CPR 皆口對口急救法,台灣李德福醫師,前馬偕心臟內科主任,積極引入心導管,擔任急救委員會CPR 主席,但有感於急救成功率很低很低,又翻閱文獻,皆找不到口對口文獻依據,甚至最近十年來全世界CPR 大會,急救方法亦一改再改已改了四次,這代表沒有一種真正有效方法?常常要更改急救方法,以致於成功率無法提升!上帝造鼻呼吸,台灣李德福醫師跳出來提倡簡易有效口對鼻CPR 法,證據力也一一浮現出來。李德福醫師已有12例親身急救成功經驗,假於時日更多人執行此種CPR,台灣CPR 急救成功率一定提升!他於前年成立口對鼻CPR 協會,去年獲得杏林典範獎,今年十月衛福部行文,口對鼻吹氣CPR ,將納入「心肺復甦術參考指引」之一,若有更多證據出現,未來更要推行至全世界,實為台灣醫界對世界醫學的貢獻,並造福全人類,當然為台灣之光,故樂為書之。
現在統計一下,用嘴巴呼吸的請舉手?

參考文獻

  • 李德福、曾春典:評2010年世界CPR徒手急救法,任何猝死先口對鼻+壓胸術+儘手電擊。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,2011;55(2):22-33。
  • 李德福、曾春典:CPR成功的秘訣~口對鼻吹氣法。台灣醫界,2007;50:513-519.
  • Sones FM Jr. Cine coronary arteriography, in Hurst JW, Logue RB(eds):The Heart. New York, McGraw-Hill Book Co Inc, 1970: 377-385。
  •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. Guidelines 2000 for G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. Circulation 2000; 102(supplI):I-1-85。
  •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. 2005 Interna-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. Circulation 2005;112:III-1-136
  • Sayre Mr, Berg RA, Cave DM, et al.: AHA Scince Advisory,Hands-Only(Compression-Only) CPR: A call to action for bystander response to adults who experience out-of-hospital suddem cardiac arrest.Circulation 2008;117:2162-2166。
  •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. Circulation 2010;122(suppl 2)5250-5257。

更多文章

歲月悠悠

宇宙的誕生演變,來自宇宙原始的基本粒子,最後又復歸基本粒子。